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社會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持續加大,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層次與質量亟待提升。實現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一批高水平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作為領軍人才和優秀專業帶頭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需求旺盛
培養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是職業教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德國、瑞士、澳大利亞等職業教育發達國家,對于相當于我國高職層次學校的教師,一般既要求達到博士水平,還要求具備一定年限的工作經驗,并需要通過專門的國家職業教師資格考試。我國作為職業教育大國,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進程中,應積極借鑒國外職教師資培養的先進經驗,探索一條中國特色的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新路。
我國職業院校正在進行深入的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重點專業、精品課程、教學團隊等項目建設。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職業院?,F有的“雙師型”教師雖然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普遍存在專業視野狹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老化、行業企業經驗缺乏等問題,尤其是創新研究能力薄弱。因此迫切需要培養一批高素質、專業化、創新研究能力強的博士層次“雙師型”領軍人才和優秀專業帶頭人,承擔起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建設等重要任務,這對于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研究能力,更好地推動新時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更好地推動技術技能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將會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面向的專門崗位具有較大的規模需求。我國高職院校共有專任教師55萬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雙師型”職教教師所占比例不高。國家提出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近幾年將會新增一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院校。按《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要求,設置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專任教師比例不低于15%”。若按高職百所國家示范校每校10名、百所國家骨干校每校5名、其他高職院校每校2—3名、本科層次職業院校每校20名、百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每個基地30名、1000所中職示范校每校1名來測算,目前全國職業院校至少需要7000名博士層次“雙師型”領軍人才和優秀專業帶頭人。但目前僅有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以服務國家特殊需求項目形式開始職教“雙師型”博士生的探索培養。自2013年以來僅招錄62人,截至2021年僅培養畢業生10人,與目前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的現實需求相比無異于杯水車薪。
教育博士點布局和類別設置難以支撐需求
我國目前有30所高校設有教育博士點,主要面向基礎教育,為中小學培養高層次教師或管理者,基本未涉及“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在全國120所高等師范本科院校中,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僅有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廣西職業師范學院、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10所,其中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4所院校擁有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點,僅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以服務國家特殊需求項目形式開始職教“雙師型”博士生探索培養,沒有一所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擁有教育博士點。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在專業學位類別設置、學位授權審核申請、招錄等現行政策方面,卻并未真正體現出相應的重要地位。
對應于基礎教育教師培養,在“教育”專業學位類別中設置有“教育管理”“學科教學(思政)”“學科教學(語文)”等24個領域,而對應于高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僅在“教育”專業學位類別之下設置“職業技術教育”一個領域,而這一個領域卻要面向職業教育19個專業大類、97個專業類、1349個專業,這不利于構建我國高層次“雙師型”教師本科、碩士和博士整體設計、分段考核、有機銜接的貫通培養體系。
現行的《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2020)》,未在“教育碩士”“教育博士”專業學位之外,單獨設置申請“職教專碩”“職教專博”專業學位類別的基本條件;現有教育博士招錄政策基本未涉及“雙師型”職教師資。
為職業技術師范院校人才培養開辟“綠色通道”
基于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的特殊性和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與需求現狀,我們認為,實施特殊政策、布局新增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單位勢在必行?,F提出建議如下:
一是開展部省共建,突出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在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中的主體作用。鑒于現有教育博士點高校均為普通師范大學或綜合型大學,在學科專業發展布局和人才培養中,沒有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而職業技術師范院校以培養“雙師型”職教師資為使命,具有較為豐富的本科、碩士層次職教師資培養培訓經驗和歷史積淀,并已進行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探索,因此,建議國家采取超常規措施,以部省共建形式,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對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優先扶持力度,大力促進其基礎條件建設、學科水平與綜合實力快速提升,使其真正成為我國實施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培養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的主體。
二是為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申報教育博士點開辟“綠色通道”,開創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新局面。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制造業強國戰略及培養高端“國家工匠之師”的現實迫切需要,國家有必要強化引領與統籌,為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申報教育博士點(職業技術教育領域)開辟“綠色通道”:大力支持具有良好職業技術師范基礎的院校新增為培養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的教育博士點和授權單位;單列教育博士(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招生錄取計劃等特殊政策措施,開創我國培養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的新路。
三是大力推進培養模式和機制改革,探索建立“本碩博”連讀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新模式。大力推進招錄、培養模式和機制改革,使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真正構建起“師范性、職業性、學術性”三性融合和“師范教育、技術技能教育、學科專業教育”三教貫通的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新模式。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與醫學類博士培養相類似,比其他學科需要更長時間的系統學習和訓練,因此要探索構建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聯合職業院校和企業行業、產教融合、“本碩博”連讀的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新模式。
(作者: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陳泳竹 劉衛東 戴青云)